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,往年最低录取分数310分,最新录取分数线可咨询在线老师
应届初中毕业生,年龄在15-20岁,身体健康,品德优良者均可报名。
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有教职工270余人,中共党员120余人,专任教师218余人,其中硕士研究生学位或学历者11人,双师型教师占88.6%,本科学历达99.36%,高级职称占37.6%,特级教师1人,特级教师后备人选4人,国家、省、市、县优秀教师、学科带头人、科技拔尖人才、先进班主任等100余人,赛课150余人次获省市县一等奖。教师的科研意识强,100余人次获国家级、省级论文奖,学校著书立说蔚然成风,撰写专著30余本。先后有1人到德国参加培训,20余人参加国家级培训,200余人参加省市级培训。
办学宗旨:以服务为宗旨,以就业为导向,以质量为根本,以创新为动力。
校训:厚德、精技、服务、崇新
办学思路:以育人为目标,以教学为中心,以能力为重点,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创建全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。
办学目标:一流规模,一流设备,一流师资,一流质量,一流管理。在国重基础上,努力争创国家1000所示范中等职业学校。
办学方略:以德立校、依法治校、以质强校、特色活校、智能振校、科研兴校、管理增效。
培养目标:培养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,一专多能的中、初级实用技术人才。
校风:求真、务实、和谐、进取
学风:立志、勤学、竞技、创新
教风:敬业、爱生、博学、奋进
办学形式:长短结合、校企结合、产教结合、工学结合、联合办学。
育人理念:成人、成型、成才。
师德规范:学校全面推行“六讲”、“五要”的师德规范。“六讲”即讲政治、讲正气、讲学习、讲团结、讲实绩、讲奉献。“五要”即要有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,要有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,要有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,要有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,要有终身学习的好学精神。
学校精神:一条心、一股劲、一口气、创一流。
办学理念:以德立校,依法治校,以质强校,特色活校,科研兴校,智能振校,管理增效。
学校始终坚持分类导学,就业与升学“两手抓、两手硬”。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、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同时,鼓励学生通过对口高考、单独招生考试和成人高考升入高校继续深造,同时也鼓励学生参加自考助学提升学历层次。学生对口高考升学20余年达州市第一名,居四川省前列,毕业学生就业率达99%以上,众多毕业生深受用工单位好评,成为各行各业优秀人才。
达县职高始建于1963年金秋,原名达县红专学校,是四川省最早开办的两所职业学校之一。
1969年7月更名为达县第三中学,由原来的职高办学改为普高。
1976年9月,学校再次更名为达县市第三中学,仍为普高办学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教育结构进行了调整,
1985年9月,学校再次改为职高办学,校名为达县市第三职业中学。
1992年市、县分家(以州河为界),达县县城搬至南外镇,结束了达县有县无城的历史,学校更名为现名——四川省达县职业高级中学。
1997年学校被评为省级重点职中,
2005年1月,学校升格为国家级重点职中,
2006年学校被确认为首批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,
2007年4月,学校被评为首批全国德育工作重点示范基地校,
2009年3月,学校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示范基地校。为了扩大办学规模,提升办学效益,经县委县政府同意,
2003年达县白马中学并入达县职高,使学校整体面积增至299.68亩。
2008年3月,达县县委、县政府出台《研究关于迁建达县职业高级中学的议事纪要》,拟将学校整体搬迁到板凳山村3组。后经多方努力,县委县政府决定,将学校建在杨柳垭村4组,即达县文体中心旁,达县职高最终归宿尘埃落定。
200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,201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。学校相继获首批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、中国西部名校、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、四川省改革创新先进单位、首批全国青少年德育教育先进基地等殊荣300多项。
学校北望凤凰山,紧邻洲河水;校园环境优美,设施设备精良。校园(新校区)占地 300亩,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。现设计算机、经济管理、制造技术、电子电工、航空服务等五大专业部(16个专业)和两个特色初中校区。有110个教学班,学生7000余人;有教职工323人,其中本科学历276人、研究生 5人,特级教师 1人、高级教师 94人,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、“双师型”教师230人。
学校人文底蕴厚重,办学理念先进。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办学、工学结合育人;突出科学发展,凸显精致化管理;着力在改革中腾飞,在创新中跨越,在腾飞跨越中示范。已发展为办学有特色、教学有特点、科研有档次、学生有特长、就业有优势的省内知名中职品牌学校:七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国家、省、市政府一、二奖励,教师赛课130多人次获省市县一等奖;近3年每年招收职高新生2200人,居四川省前列;学生技能大赛5次居市第一、省前列,学校获省人才培养奖和市团体金奖;对口高考18年蝉联达州市第一;各类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考试获证率达99%,就业率超过98%,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万余名合格的实用技术人才;就业学生遍布全国大中城市,深受用人单位好评。